作为神木煤化工公司第六期精英工匠培训班的学员,我有幸在素有“沙漠玫瑰”之称的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接受为期五天的军事化训练。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体验到“巾帼不让须眉”的治沙精神,更通过团队协作项目深刻领悟到工匠精神与集体力量的融合之道。
“合力建塔”项目中,我们需通过绳索控制吊钩,将积木逐层堆叠成塔。起初因分工混乱、用力不均,积木在快要建好的时候倒塌。我们迅速调整策略,一人担任“指挥员”把控节奏,其余成员根据口令同步发力,“指挥员”实时反馈倾斜角度。最终,当塔尖稳稳立起时,我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本质——精准的执行力与团队的默契缺一不可。
在模拟沙漠地形的真人CS对抗中,我们小队因冒进突袭而“阵亡”。复盘时,教官以治沙连早期用“步步为营”战术建立防风林带的案例启发我们:“盲目冲锋只会暴露弱点,真正的战术是攻守兼备。”
第二局,我们采用“三三制”分组,前锋佯攻吸引火力,侧翼包抄切断对方补给,后方队员固守据点。当队友主动为我挡下“子弹”并喊出“交给你了”时,我感受到工匠团队中“后背交付”的信任感——如同精密器械的齿轮,既要各司其职,更要为他人创造价值。
站在8米高的断桥边缘时,本想直接冲过去的我双腿发颤,犹豫之后又退了回来,但下方队友们用高昂的鼓励声为我加油呐喊,随着一声呐喊跨过断口,我豁然领悟:工匠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勇于迈出第一步,团队的支撑能让人突破自我设限。
从凌乱的“自由队形”到整齐划一的“分列式”,我们经历了上百次踏步、齐步、跑步调整。教官严厉指出:“一定要做到定型定位,队列训练就是在磨炼你们的‘标准意识’!”
烈日下重复的“稍息立正”让我意识到:工匠的“极致追求”源于对基础动作的千锤百炼。当最终我们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完成排练时,我感到无比自豪,个体价值在集体秩序中才能真正绽放。
从“治沙精神”到“工匠精神”,女子民兵治沙连用青春坚守荒漠的故事,与这次军训中的每一次协作、每一次突破交相辉映。我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不是独行,而是团队智慧的共振。
接下来在精英工匠培训中,我将以治沙连“一棵树接着一棵树种,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的信念为灯塔,将团队协作的基因注入技艺修炼,锻造属于新时代工匠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