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
上级新闻
走过寒冬——来自陕煤集团的改革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8-08-01    作者:    浏览量:1631     分享:

走过寒冬

——来自陕煤集团的改革发展报告

李 华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尼 采


危 情

  

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2012年注定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上半年,煤炭市场黄金十年之余威上演了最后的强势之后,于下半年调转马头急转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出一个万丈深坑,让人猝不及防。如果说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更多得益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带给能源产业的发展红利,那么从2012年开始的煤炭市场寒冬,便成了检验煤炭企业竞争力的试金石。“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对于曾经风光无限且颇具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说,此时空有“恨地无环,恨天无把”的力气,也只能眼望着每况愈下的市场环境暗自兴叹。

市场寒冬冰雪峥嵘,苦撑或者“补仓”只能越陷越深。据统计,彼时煤炭价格的断壁式下滑已经让全国90%以上的煤炭企业陷入亏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行业大盘飘红的年代,全国的煤炭企业,无论竞争力强弱,都能在市场博弈中分得一杯羹,问题是大盘沦陷了呢?陕煤集团的煤炭、化工、钢铁、制造等主要产业,都处在严重过剩的行业,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从陕煤集团内部来看,企业融资能力下降,每年数百亿的项目投资,导致集团资产负债率步步攀高;经营性现金流连年减少,偿债能力下降;全集团陷入系统性亏损,2013年,陕煤集团净利润仅4989.7万元,相比2012年下滑98.5%。与盈利大幅下降相对应的却是逐年攀升的资产负债率,2012年陕煤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6%左右,到2013年达到80%,多元扩张下包袱沉重。

长期以来,陕煤集团多元并举的产业格局,理论上避免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结构性风险,但在企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曾因部分顶层设计、过程控制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局部产业的机构臃肿、尾大不掉,让企业付出了较高的试错成本。

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干线之上的痼疾必是每个支流问题的综合体现。在陕煤集团,布局在渭北黑腰带上的大部分矿井都出现了成本倒挂现象,这意味着生产越多,亏损越严重!在韩城矿区,象山小井、桑树坪平峒已经被迫全面停止生产,在集团主导下,将相关人员成建制划转至彬长矿业公司,还有什么信号,能比过不下去更危险?

无独有偶,在陕煤集团所属的澄合矿业公司,一大群职工聚集到企业办公楼前群情激奋,这已经是矿上第5个月不发工资了,见不到钱的日子让每个人心里都惶惶不安。时任澄合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树林被众人围得水泄不通,要他回答,到底什么时候能开支?他无奈地摊手苦笑道:“实不相瞒,我自己也好几个月没领工资了……”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在危局之中,没有人甘心把一切交付宿命,又有谁愿意束手就擒引颈待斩?


厉 兵

 

盛极而衰,这确是跌不破的铁律的铁律,但问题是,你能否撑到否极泰来?

事过之后,我们或许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说、去解读一些事情,比如连续四年断壁式下跌对于煤炭市场的洗牌重整,国家供给侧改革之于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意义……但作为当事人,谁又能保证做出完全精准的预判?

2014年424日,杨照乾正式出任陕煤集团董事长。面对危情,如何挽狂澜于即到,扶大厦之将倾,杨照乾眉头紧锁。

“如果不在困境中奋起,就必然在寒冬里倒下。在上任次月召开的在陕北片区干部大会上,杨照乾字句振聋发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20145月起,陕煤集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陕煤发展三十题大讨论活动,是年10月,陕煤集团十项改革措施横空出世:在启动关闭八对关中老区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矿井的基础上,对物资、实业、装备制造所属部分业务进行了适度的体制回归,进一步降低了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成本。

在十项改革措施中,很重要一条是重组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将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所属的四对矿井(包括拟关闭的苍村煤矿和宁夏石炭沟煤矿)移交给黄陵矿业集团管理,由黄陵矿业安排陕煤建司关停矿井人员。纳林河煤化工建设项目将移交有关单位进行建设。陕煤建司机关人员要合理有序分流……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宣布当天,一批机关员工涌到西安,要求集团给一个解释。

煤炭建设公司是有着几十年历史传承的老企业,这面旗帜不能倒!

企业现在账面还处在盈利状态,为什么要重组分流?

集团目前的政策和先前大相径庭,那到底是集团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

确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革,谁又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呢?在请愿的人群中还有一位陕煤建司主管信访的中层干部,他情绪激动地说道:“我现在既是信访干部,也是上访户!”

整整一个晚上,陕煤集团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彻夜未眠。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杨照乾紧攥着拳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啊!

连续几天,总经理严广劳的办公室门庭若市,集团派出的包括宣传稳定、人员分流安置、资产移交等工作小组陆续回城复命,严广劳一边记录,一边询问着前方“战事”,得知改革所涉大部分职工情绪回归稳定,并开始投入正常的工作,他长舒一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的机器已然启动,就注定一往无前,全速前进。

专项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时任常务副总经理的尤西蒂负责全面协调工作。面对部分媒体和员工代表,他用权变管理理论解释了目前集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我们不必过多纠结于历史和现在的冲突,更不必硬生生从中评判出对错,管理要依据内外部环境随机而变,找出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世,不必循俗。”

战略和战术往往既统一又对立,统一在于战略着眼宏观,布局调控;战术具体执行,灵活机动。对立在于理论与实践、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下,未必就能达成和谐共振,所以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应该说,是十项改革措施拉开了陕煤全面改革的序幕,所有人都知道,一切只是初露峥嵘。


破 局

 

武侠小说中有“珍珑棋局”一说,金庸先生曾自评道:“珍珑变幻百端,因人而施,爱财者因贪失误,易怒者由愤坏事。”要解珍珑棋局,关键之道是弃子,白棋需先挤死自己一大块,天地宽阔后才能腾挪自如,不必进退维谷,这在围棋上叫做“倒脱靴”。

杨照乾是不是围棋高手我们不得而知,但操盘集团资本运作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在计算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知进退,明得失。

有人曾用“壮士断腕”来形容陕煤集团接下来这一轮分筋错骨、甚至伤筋动骨式的改革:从2014年到2016年,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关闭了18处矿井,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煤炭去产能的50%;关闭450炼铁高炉一座,退出炼铁产能60万吨,占全省钢铁去产能的26%。壮士断腕,斩掉了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劣质产能,对于扎住企业出血点、消灭亏损源方面意义重大。

2016年723,国家《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下发,鼓励企业利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以外的煤矿用于优质产能置换,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更多保有优质资源的煤炭企业提供了一条产业重振的路径选择。利用“存去挂钩”的产能置换政策,先一步改革的陕煤集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围绕一批在建煤矿项目的手续完善,通过企业内部筹集置换、跨省域调剂,市场化购置等方式,终于解决了产能置换指标问题,一年多时间里,全集团新增产能5620万吨,一举使企业优质煤炭产能达到95%,实现了产业结构在一“退”一“进”之间的全面优化,这意味着更清洁、更高效、更环保、更具竞争力!

作为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另一部重头戏,陕煤集团钢铁板块在淘汰60万吨的落后炼铁产能的基础上,亦通过深入推进资金、营销、采购、物流统管经营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一举使钢铁主业人均年产钢量达到了800吨,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也由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B(竞争力较强)级晋升为B+(竞争力优强),为钢铁产业的重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先壮士断腕,再产能置换,听上去摧枯拉朽,一气呵成。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一个问题,人怎么办?在陕煤集团本轮去产能过程中,共涉及职工52141人(其中钢铁板块8026人),占全省关闭矿井人数的74%18对矿井叮叮当当说关就关了,关得很“酸爽”,那这五万余人的去向就是个大问题,上山还是下乡?

战略北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陕北是个好地方,这块温暖的土地曾经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注定又将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在神秘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之下,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7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优质煤炭资源占全国探明优质煤炭储量的50%,居全国之首。作为国家确定的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两个开发主体之一,陕煤集团在陕北地区拥有优质煤炭资源地质储量百亿吨以上,这部分资源煤质优良、赋存条件好、地质构造简单,是特大煤炭能源基地的宜建之地。近年来,集团已经先后在陕北地区建成了黄陵矿业、陕北矿业、榆北煤业等一批千万吨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集群,在资源获取、整合地方矿等方面积聚了诸多优势。

大军出行,车千乘……从铜川矿业、澄合矿业、韩城矿业、蒲白矿业,到陕北新区,到彬黄西区……一场陕西省内工业企业最大规模的成建制划转迁徙工程,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大凡中国人,都对这句民谣耳熟能详,这简单一句话,道尽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文化传统。胡马依北风,越雀巢南枝,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地方,怎能说放弃就放弃了?虽说物理距离未必遥不可及,可心灵的跨越,却注定要翻越万水千山。

2017年初,一台由陕煤集团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名为“ 砥砺奋进 筑梦前行”的职工文艺晚会在铜川矿工俱乐部上演,晚会开篇就是澄合矿业公司的情景诗朗诵《走过寒冬》,里面一句台词令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关井的时候,请轻一些,再轻一些,你哪里知道啊,我们有多么的不舍……”当时杨照乾、严广劳等一众陕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都坐在台下,每个人都看得热泪盈眶,可是没办法,如果说生存还是毁灭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真的不敢停下脚步来遑论情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次异地易业带给大家的,一定是一个更好的前程!

现在回想起来,在迁徙过程中,也有很多职工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现象,有对于未来的迷茫,有对于现状的不满,也有对于过去的眷恋……其实这很正常,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煤矿人来说,往日的岁月寄托了太多的青春、汗水、拼搏和荣光,但历史就是这样,在新旧的交替变换中,时间给出的选择往往是迫不及待甚至冷酷无情。大变革的时代已经迫在眉睫,在兴与衰的抉择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不得不暂时珍藏起昨日的小情怀。必要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得不给自己打上一针精神鸦片,告诉自己:“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凯 旋

 

2017年10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擘画的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让世界为之侧目,一时间,整个中国都在热议着新时代即将开启的伟大征程。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来自国企领导岗位的党代表,杨照乾带着三秦父老,特别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12万余名员工的殷切嘱托,赴京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履行自己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在汇报发言中,他踌躇满志地说:“过去几年,陕煤集团经历了冰与火洗礼,现在更要有拥抱和分享新时代红利的从容与自信。”显然,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全面走好,煤炭行业也即将开启充满希望的新纪年,身处一线企业的杨照乾更能敏锐地洞悉这一切。

每天会议结束后,杨照乾会忙里偷闲去到驻地附近见上几个合作伙伴,喝一杯清茶,再吃上一碗陕西油泼面。闲聊间,他也会谈及自己对于行业未来的认识和预判,当被问到为什么能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出台之前就预判了行业走势,并且提前发出了改革动员令时。杨照乾淡然道:“我们只要把陕煤煤炭产业置于全世界范围内去考量,你就发现渭北老矿区的赋存条件很多都属于边角料的存在,所以晚淘汰不如早淘汰,看大势能赢得未来。”这大概就是企业家独有的战略眼光,每一次运筹帷幄,一定全面研究了自身发展的利与弊、深刻洞悉了全球产业的兴与废。

是的,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前进着。就说说在改革过程中成建制划转的那五万余名职工吧。这些在老矿区身经百战,屡立战功的煤炭人,此时早就在新区扎根展叶,找到了成就未来的归属感。原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煤矿调度室主任韩存地在矿井关闭后,来到了榆北曹家滩矿井负责管理大学生采煤队,后被任命为综采区区长,舞台变大了,收入也成倍数增加。劳模代表高社增从韩城矿业来到彬长小庄矿后,被任命为队长,负责带领新招来的煤校毕业生组建综掘队,将一辈子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给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留在韩城的值得回忆的事太多,韩城是根,我一有机会还会去矿井周边看看,但划转去彬长我起初想不通,回过头看我一点也不后悔,那里让我的收入增加,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还让我认识了好多朋友和同事,我现在是喜新恋旧……”高社增充满深情地说道。 除高社增之外,同去的柳选军被任命为彬长小庄矿矿长;张向阳先前被任命为小庄矿安全环保部部长、副总师,现在被调任彬长文家坡矿安全副矿长……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中国人常讲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一旦集齐,必能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力量。2017年,陕煤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00亿元,比上年的2121亿元增长22.6%,比2012年翻了一番。实现利润105亿元,居省属国有企业之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陕煤所属陕钢集团共生产粗钢1000万吨,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盈27.67亿元,一举扭转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创造了生产经营历史最好水平。至此,占陕煤集团整个资产80%以上的煤炭、化工、钢铁等主业板块全面盈利,多项经营指标和实物量指标创集团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企业整体效益日益凸显。数字无欺,它真实记录了陕煤集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也见证了陕煤速度!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评出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前30强,陕煤集团排名第2位。20187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位列榜单第294位,这是自2015年以来,陕煤集团连续第4次上榜,排名稳中有升。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一部奋斗史,就是一部精神沉淀史、价值成长史。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抚今追昔,我们会由衷地感慨,正是在每一个陕煤人日常、平凡的梦想和无限的可能中,企业的活力尽显。历史会铭记那无数次黎明唤醒睡眼的欢笑;时间会侧耳于每个个体变奏出的旋律,听它汇聚成雄浑的命运交响,澎湃的时代潮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奋斗的故事永不褪色,若干年后,当你再次翻开陕煤的发展史册,相信你依然能感受到改革汇聚起的磅礴之力,体会到那如烈火般滚烫的热血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