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路生梅那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坚定的面庞出现在屏幕上,当听到她缓缓讲述在佳县五十余年的坚守时,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近与震撼。佳县,这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地方,她选择在此扎根,守护我们的父老乡亲,这份情谊,这份牺牲,让我这个陕北儿女瞬间热泪盈眶——伟大,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真切可感。
路生梅,她让我看到了一个人能拥有的精神高度。她数十年如一日,在艰苦的环境里默默耕耘,把青春、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我们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她放弃大城市的光明前途,甘愿与清贫相伴,只为守护这片土地上最需要她的人。她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那不是口号,是深夜里顶风冒雪出诊的脚步,是面对贫苦乡亲时毫不犹豫垫付的药费,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守望。这份纯粹到极致的大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了陕北高原的沟沟峁峁,也照进了我灵魂深处,让我自惭形秽。
2022年11月16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路生梅(右)在家中为患儿义诊。
在她高山仰止的品格面前,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浸泡在优渥的物质中,却常常陷入无谓的精神内耗;我们熟练地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对家乡的乡愁,却吝于为它的发展付出切实努力;我们抱怨环境的局限,却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甚至将离开视为理所当然的出路。但是路生梅用一生的选择,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凿穿了我精心构建的“自我合理性”——原来所谓“现实考量”,不过是精神矮化的遮羞布;所谓“追求发展”,有时只是逃避奉献的漂亮说辞。当她数十年如一日在简陋诊室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时,我的那些关于“个人价值实现”的焦虑,瞬间显得如此苍白而狭隘。
她让我看清了自身的渺小,但更点燃了重塑自我的渴望。这份渴望不是空洞的誓言,而是从当下开始,在每一个选择中践行的决心,我或许永远无法达到她的高度,但定会循着光的方向,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沉静耕耘,尽力付出。像她一样,把对这片黄土地的爱,化入每一次踏实的行动,活出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