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初秋
发布时间:2025-08-19 作者:刘强 浏览量:38 分享:
立秋过后,热浪还没彻底挪窝,午后的日头仍带着灼人的劲儿,但周遭的气息已悄悄换了模样。黎明时分走出屋门,再不是盛夏那种裹着潮气的黏热,扑面而来的风里,竟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干爽。
陕北的初秋,是被一场场清雨洗出来的。山梁上的绿还没褪尽,却已不像盛夏时那般泼泼洒洒。老槐树的叶子边缘镶上一圈淡淡的黄,风一过,便发出沙沙的响,混着田埂上野菊的清苦香,在空气里漫开。就连傍晚的蝉鸣,都不像盛夏时那般声嘶力竭,调子拖得长了些,尾音里竟藏着点懒洋洋的松弛。
此时的天是格外高的,蓝得发脆,云朵也懒懒散散地飘着,不像夏天那般急吼吼地聚了又散。清晨的草丛里凝着露水,踩上去咯吱响,太阳一出来就顺着草叶尖儿滴下来,打在黄土上,滴出小小的湿痕。放羊的老汉裹紧了羊皮袄,鞭子甩得脆响,羊群在坡上啃着最后的青草,咩咩声顺着风飘出老远,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掠过枣树的枝丫。
山峁的谷穗垂得更低了,浅黄里裹着褐红,风过时,穗尖几乎要扫到地皮。旁边的糜子地更热闹,金黄的穗子像狗尾巴似的炸开,沉甸甸地压着秸秆,走进去能没到膝盖,抬手一捋,穗子上的颗粒就簌簌往下掉,落在手心里硌得慌。田埂边的玉米秆还绿着半截,头顶的玉米棒子却已胀得饱满,外皮从绿渐成浅黄,露出里头红得发紫的须子。有几棵被风雨吹倒了,玉米棒斜插在土里,外皮沾着泥,剥开来看,玉米粒黄澄澄的,像镶满了小金子。
到了午后,日头还有些暖,坐在门口的石碾子上,能看见远处的山梁线条越发清晰,像是被谁用墨笔细细描过。炊烟在窑顶袅袅升起,混着饭菜的香气,在村子里慢悠悠地荡,日子就像这初秋的阳光,不烈,却暖得让人心里踏实。
夜里是要盖棉被的,窗外的虫鸣稀了,偶尔有几声狗吠,衬得山坳里越发安静。月亮挂在天上,清辉洒在黄土地上,把窑洞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是在悄悄说:这秋,是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