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首页
员工天地
职工文苑
彼岸花未尽
发布时间:2025-10-11    作者:冯 婷    浏览量:29     分享:

院子里的最后一片彼岸花在秋雨中零落时,外公也轻轻合上了双眼,走完了他八十八载的漫长旅程。

6ce2853f-d5bc-4f4b-b9df-8319d09ac449.jpg

8月28日午后,阳光斜照进堂屋,家人围坐一桌,外公竟难得地吃下了一整碗饭,谁也没想到,那是他最后一次坐在家人中间。两天后,他便卧床不起,滴水难进。进入9月后,秋雨如约而至,偶尔天晴,却不等晾干叶片上的水汽,雨便又落了下来。那雨不大,却细密得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整个院子都笼在一片灰蒙蒙的愁绪里,远处的天幕、屋对面的山崖都罩在湿漉漉的雾气中,模糊了轮廓。唯有院子边上一丛彼岸花,猩红如血,在雨水的冲刷下愈发透亮,仿佛用尽生命燃烧着最后的温度。我曾偷偷地想:若这花真是黄泉路上的引路者,那就快些带他走吧。我不忍看他眼窝深陷,颧骨突起,呼吸困难、咬牙忍疼的样子。即便在昏沉中,他仍然时常蹙眉,仿佛在梦里也未曾放下牵挂。我们不敢走远,不敢高声说话,连眼泪都流得小心翼翼。因为知道,他还在坚持,哪怕只是微弱的一息,也是对这个家最后的守望。而我们,只能以沉默的守候,回应他无声的牵念。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生命最动人的姿态,并不是奔跑与呐喊,而是如眼前外公这样——在疼痛中静默,在虚弱中坚持,在生命即将熄灭的瞬间,仍用最后一丝气息,述说着“我还在”。

那丛彼岸花是外公从山野间移来的,那时他还精神矍铄,捧着花苗笑着说:“这花颜色亮,模样也好,像极了人心里那股不肯熄灭的意念。”如今再看,这花哪里只是像意念,更像外公一生倔强的影子。他这一辈子,始终自立自强:年轻时,敬养双亲,抚育幼弟;到了中年,靠烧制木炭、种植木耳和香菇,扛起全家生计,全力托举子女;即便到了晚年,也不肯服老,执意要耕种家附近的田地,还养着鸡鸭猪狗,直到病痛把他拖垮,才不得不停下那双忙碌了一辈子的手。

看着外公笑意盈盈的遗照、烛火映照的灵柩、母亲和舅舅悲戚的面容,我都不曾哭泣,直到那晚雨停,我才独自一人去了外公生前居住的屋子。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屋内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淡淡的酒香、松木柴火香和他日常用的肥皂香,一切陈设依旧,他居家穿的鞋子还和往常一样整齐地摆在床边,劳作穿的衣服在床尾的木箱上静静搭着。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连日以来不愿承认他已离去的执念,瞬间崩塌,我伏在床前失声痛哭。几天前也是在这床前,他曾握着我的手叮嘱,声音微弱却清晰:“我命好,赶上了好时候,你现在时代好,一定要好好工作,把孩子照顾好。”

外公走时秋雨正紧,屋檐水连成线,敲打着青石板,仿佛天地也在低泣。那簇火红的彼岸花一夕之间尽数凋落。花瓣散落泥泞,像一地未尽的言语。只剩下光秃的花茎在雨中挺立,宛如他从不曾弯折的脊梁。我忽然明白,那花并非引魂的路标,而是生命燃烧殆尽后留下的倔强印记。秋雨不止,如同岁月无声冲刷着记忆的河床,可有些东西从未被冲走——那是他在泥泞人间种下的信念,是沉默中的坚持,是疼痛里的尊严。如今花谢了,魂远了,但那份灼热的红,已深植于血脉之中,年年岁岁,在心田深处悄然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