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碗里的风味
发布时间:2025-10-14 作者:刘 强 浏览量:23 分享:
在陕西府谷的街头巷尾,总有一股醇厚的肉香混着荞麦的清润,勾着路人的食欲——这便是当地人心头的“乡愁味道”,也是府谷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驴肉碗托。它将卤驴肉的咸香与荞麦碗托的爽滑巧妙融合,一口下去,尽是塞上小城的烟火与匠心。
府谷驴肉碗托的根在麻镇。改革开放初期,当地人王平从山西河曲汲取灵感,看着镇上满街的咸肉铺子,琢磨出“驴肉配碗托”的新吃法。没想到这一结合,竟成了爆款:驴肉的荤香解了碗托的寡淡,碗托的爽滑又中和了肉的厚重,很快成了百姓赶集、劳作间隙的“扛饿神器”,几十年过去,从麻镇的小摊,火成了整个府谷的美食名片。
做这碗吃食,讲究“慢工出细活”。驴肉得选府谷本地的“农专驴”或山地放养活驴,肉质紧实不柴;冷水下锅后,用文火慢熬8个钟头,再丢进由八角、桂皮等配成的秘制料包,熬到肉能轻轻撕烂,汤汁浓得挂勺,腥膻气早被熬得无影无踪。另一边的荞麦碗托也不含糊,陕北农户种的荞麦糁子泡软后,得用手反复拳揣成糊,细筛滤去杂质,再舀进老碗蒸熟、晾凉,摸起来滑溜溜,看着亮晶晶,还没吃就透着股清爽。
吃的时候,切好的酱红驴肉铺在雪白的碗托上,浇一勺滚烫的驴肉原汤,撒点葱花、辣椒。驴肉入口软糯,卤香直往喉咙里钻;碗托吸满了汤汁,咬下去又滑又嫩,荞麦的清香混着肉香在嘴里散开,不油不腻,越吃越开胃。对府谷人来说,这不仅是一顿简餐,更是小时候攥着零钱在小摊前排队的期待,是长大后离家归来,第一口就能找回的家乡滋味。
如今,这碗驴肉碗托早已不止是街头小吃。作为非遗美食,它成了府谷的“味觉名片”,外地游客来这儿,总要寻着香味尝一碗,借着这一口鲜,读懂塞上小城的烟火气与老手艺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