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报道的背后
都有一双寻找真相的眼睛
每一个镜头的背后
都有一颗感知温暖的心灵
他们是电化公司的“记录者”
用笔尖刻录发展,用镜头定格时代
在第26个记者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把镜头反转过来
把“C位”留给他们
致敬每一位传播电化好声音的“追光者”
党群工作部 刘 强

当他背着相机穿梭在车间生产一线,拍摄一张张照片,录制一段段视频时,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多的是对这份工作的负责。他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见生产一线每一位员工的坚守与付出。每一张照片,记录的不仅仅是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推进,更承载着背后无数人的辛勤耕耘,是每一位电化人对“团结奋进、吃苦奉献”电化精神的生动践行与薪火相传。
电石车间 王 爱

每一篇报道背后,都是基层的鲜活故事;每一次装置间的奔走,都藏着奋斗的滚烫力量。能见证车间技改突破、定格工友坚守身影,何其有幸!唯有坚守初心,深耕一线,求真务实,方能不负媒体人的使命。
热电车间 刘惠梅

她以笔为旗,扎根生产一线。她将镜头对准生产现场,用严谨文字记录技改突破。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不仅传递了车间的决策声音和工作亮点,更将创新实践与奋斗精神在高层平台展现得熠熠生辉。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她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以细腻笔触传递车间脉搏,让平凡岗位上的故事焕发光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记录者的责任与担当。
法控审计部 贺海霞

作为一名传播者,她以镜头为眼,捕捉电化人的日夜坚守;以文字为桥,传递正能量的铿锵足音;以声音为介,倾听基层人的暖心故事。从老旧化工厂到国家级绿色花园,从局部供暖提速到扩增一百多平方,她用客观笔触书写电化建设的每一步跨越,用鲜活影像定格光明背后的每一份付出。未来,她将继续以初心为帆,以责任为桨,在传播电化好声音的路上步履不停,让更多人看见电化赋能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市场营销部 鱼鑫乐

作为化工企业的新闻人,无论是破晓时分的一线调研,还是深夜书桌前的字斟句酌,入职三年来,她惯性奔波在电化公司生产一线,穿梭在管道交错的生产区,她用追问探寻工艺优化的诀窍,用文字讲述化工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担当,用脚步丈量企业发展的温度,在平凡中发掘光,让默默奉献的电化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每一篇报道的背后,是不分昼夜的奔波,每一段文字的深处,都是对写作热爱的初心。
热电车间 闫锦榕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她注重时效性,稿件必须在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稿件撰写、照片拍摄或视频剪辑。宣传工作,不是在投稿,就是在准备投稿材料的路上,每一个车间里的素材拍摄、每一次与专业技术员沟通项目改造细节、每一次挖掘技能大师、工匠的先进事迹······都是记录着新时代产业工人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与奋进之力,是将车间里的坚守、创新与担当,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字与画面,让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被看见、被铭记。
电石车间 刘 婷

她不写宏大叙事,甘做“拾光者”。她用镜头与笔,记录车间里巡检员的脚步、操作员的目光、焊花的闪光,还有老师傅校准仪器的蹙眉、学徒轻颤的指尖,以及付出被认可的笑容。她将这份专注与坚持,化作有温度的文字影像,点亮微光,让车间里的每一份坚守被看见——最真实的故事,本就藏在这些日常里。
电石车间 崔冬梅

于她而言,人生有两个并行的舞台:一个是电石炉中控屏前,数据流转,需要绝对的理性与专注;另一个则在稿纸方寸之间,情感流淌,需要细腻的感知与温柔。她是崔冬梅,一名十三年工龄的中控工,也是一名用文字点亮日常的通讯员。理性与感性在她身上交织,共同绘就了一名当代技术工人的丰满形象——既能扎根平凡岗位成就“技术能手”的殊荣,也能用笔尖留存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
值此记者节之际
向所有电化“记录者”致敬
感谢你们让电化公司故事更鲜活
未来可期
……


陕煤集团
神木煤化工
神木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