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消防宣传月,热电车间烟气在线监测室内,崭新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悄然“上岗”。这一举措的背后,正是车间消防安全管理从“有”到“优”、从“广覆盖”到“精细化”的深刻转变。它折射出车间在精准排查风险源、精准施策强能力、精准管理固长效的全方位升级。

精准排查——从“地毯式”扫描到“点穴式”除患
热电车间常态化开展的消防设施专项安全检查,便是“精准画像”的生动实践。检查没有停留在“看一看、转一转”的表面功夫,而是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将排查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从配电柜的线路老化,到动火设备保温层的完好度;从油库的防静电措施,到煤场温度的实时监控,检查人员用“放大镜”审视每一处细节。这种“地毯式”排查的背后,是基于对生产工艺和环境特点深刻理解的“点穴式”除患逻辑。它确保了隐患一经发现就能被锁定、被消除,真正将消防安全的“防火墙”筑牢在风险发生之前。

精准施策——从“纸上预案”到“实战精兵”
如果说精准排查是“发现问题”,那么精准施策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热电车间组织7场消防应急演练,诠释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准转化。演练并非流于形式,而是聚焦于实战能力的锤炼。安全员对灭火器“提、拔、握、压”四字诀的讲解,对站位、方向、瞄准点等关键要领的强调,确保了每一位员工的动作都精准到位。当模拟火情燃起,员工能够迅速、沉着、规范地完成灭火操作,这正是平日精准培训成果的集中体现。“安全可以演练,生命不能彩排”,通过这种亲身实践,应急预案不再是墙上的规章,而是深植于心的本能反应,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具备精准应急处置能力的“实战精兵”。

精准管理——从“心中有数”到“账上有据”
为实现消防管理长效化,热电车间全面梳理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台账,让每一件消防器材的位置、状态、维保记录都一目了然;明确区域消防安全责任人,将管理责任精准压实到个人。这种“账上有据”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心中有数”的模糊状态。它使得消防管理实现了动态监控与实时更新,确保了所有消防设施始终处于最佳待命状态。这不仅是从管理层面筑牢了风险防控的堤坝,更是将精准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制度保障,实现了消防安全的可控、可溯、可查。
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精准配置,到覆盖全域的精准排查,再到锤炼实战的精准演练,以及全套科学规范的精准管理台账,热电车间正以“精准度”为标尺,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陕煤集团
神木煤化工
神木电化